
先有後婚舉行婚禮,你要知道的8件習俗,陪你一起守護寶寶
2024 Nov 05 文定迎娶禮俗
在人生的重要里程碑中,婚姻與成為父母都是充滿幸福與挑戰的過程。
先懷孕後舉行婚禮的情況越來越常見,這樣的安排不僅是對彼此承諾進一步的肯定,
也象徵著對即將到來的新生命有著珍重與期許,更讓婚禮成為一個別具意義的慶典。
先有後婚是喜上加喜,但也務必小心喜沖喜,
對於懷孕的新娘該留意什麼才能保護寶寶呢?
平時的儀式禮俗就已經把許多新人搞的暈頭轉向,
但如果加上有了身孕又跟一般流程會有些許落差,為了肚裡的寶貝更是要謹慎。
身為專業主持人必須比新人還了解這些習俗,除了代表我們重視每個婚禮細節,
若有機會在寶寶未來出生後陪伴他完成一些祝福儀式,
從未出生就開始守護寶寶的我們是不是格外有緣分呢?
馬上跟著爾莎來了解,成為貼心的主持人守護新娘與寶寶!
一、新娘穿上禮服前「綁上紅繩」
穿上禮服前肚子需綁上紅繩,在傳統喜宴習俗上結婚是大喜,因此最擔心的就是喜沖喜,
懷孕是喜上加喜,所以必須綁紅繩象徵隔絕寶寶與新人的喜氣,保護寶寶不被喜氣沖到。
二、新娘禮服穿完後,需「避免抖動禮服」
習俗上有一個說法是抖動禮服可能會造成流產,所以新娘在穿好婚紗後,
都不宜再抖動禮服喔。
三、男方需準備「寶寶揹巾」,放在禮車新娘的位置上
新娘上禮車需坐在寶寶用的揹巾上,如不想讓別人知道懷有身孕,揹巾也可用紅布包覆,
坐定位後就要避免亂動,這樣寶寶才會安穩地在肚子裡跟著媽媽到男方家。
四、女方需準備「寶寶推車」,隨著媽媽陪嫁到男方家
相信大家有聽說過,懷孕後每位寶寶都會有胎神的護佑,不管是準備寶寶揹巾或是推車,
用意是要通知胎神你們要嫁入男方家了,請祂這一路都要呵護著寶寶,一同到男方家中。
五、迎娶改用「黑傘」遮天
出嫁時新娘頭頂需要用米篩遮天,因為結婚當天新娘子最大,必須迴避與天公爭大。
懷孕的新娘則是會拿黑傘,因為米篩上的八卦圖有可能會沖煞到胎兒,
加上“篩”台語發音與“胎”同音,而米篩又有孔,怕有落胎的不吉之兆。
六、懷孕新娘「不宜踩瓦片、過火爐」
迎娶新娘至男方家時需要踩瓦片、過火爐,象徵新娘將不好的習性都留在屋外,
亦代表興旺之意,但要是懷有身孕則不宜踩瓦片、過火爐,
有著踩破瓦片怕小孩不保流產,而過火爐則是怕會燙傷寶寶而留下記號的說法,
從實際面來看也是擔心新娘在進行此儀式時,會站不穩進而影響到胎兒的安全或傷到自己。
七、迴避公婆及姑嫂「先進房後再祭祖」
新娘入男方家門後需祭祖、奉茶給公婆,接著再進房,
但如果是懷孕的新娘,順序則需要更動,懷孕新娘在到男方家後,
必須迴避公婆及姑嫂直接進房,接著再出來祭祖,可避免新娘及寶寶日後不得夫家緣。
八、入房後的三大禁忌
1. 懷孕新娘勿坐在床沿,避免生出來的孩子會“歹育飼”(不好帶之意)。
2. 結婚習俗中,找小孩滾床或跳床是希望給新人帶來「好孕氣」,
據傳結婚時有滾床儀式,之後出生的小孩也會比較好帶,但是如已經懷孕的新娘則須避免,
因為怕會驚擾胎神喔。
3. 進房時,新娘通常會有陪嫁人員陪伴,由於胎神也會跟著進去新房,
新房內的物品請別亂碰,怕會觸怒胎神。
雖然在台灣有懷孕未滿三個月不能公告的習慣,
但若是懷有身孕的新娘請務必告知所有相關人員一同守護寶寶,
流程上可跟專業婚禮企劃人員討論,避免過多的流程造成新娘當天的不適,
有舉辦儀式的新人請務必告知媒人、好命婆,因為這會牽扯到儀式流程的安排及調整,
籌備婚禮本就是一件很繁瑣的事情,保持身體健康、心情愉快,才會有美好的婚禮回憶喔。